【预算支出】
市预算支出,包括收入上解和地方财政支出两部分。地方财政支出分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简称社会文教费,下同)、行政管理费支出和其他支出4大类。主要用途有,基本建设拨款,增拨企业流动资金,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新产品试制费,地质勘探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城市维护费,工业、交通、商业、农林、水利、气象、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新闻、出版、民政等部门的事业费,以及行政经费和其他支出。
建国36年中,市财政总支出270.5748亿元,其中上解中央和省204.9288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73.7%、总支出的75.74%;地方财政支出65.646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23.61%、总支出的24.26%。地方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费30.54亿元,占46.52%,1985年的支出比1950年增长37.89倍;社会文教费22.6647亿元,占34.53%,1985年的支出比1950年增长52.36倍,行政管理费用9.7833亿元,占14.9%,1985年的支出比1950年增长10.89倍;其他支出2.658亿元,占4.05%,1985年的支出比1950年增长226.4倍。
36年中,市地方财政支出变化情况,大体如下:
1949年(后大半年),市财政支出502万元,其中行政管理费369万元,占73.51%,主要用于保证公教人员经费和接管下来的人员经费;其次是经济建设费,占24.3%,主要用于市政设施的修复和支持工交企业恢复生产。
1950—1952年的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市预算总支出1.0575亿元,其中经济建设费4482万元,占42.38%;社会文教费3011万元,占28.47%;行政管理费2890万元,占27.33%;其他支出192万元,占1.82%。经济建设费中,用于城市维护和建设的投资2573万元,占该项支出的57.41%。
“一五”时期(1953—1957年),市财政总支出5.3675亿元,其中经济建设费3.1471亿元,占58.63%;社会文教费1.2976亿元,占24.18%;行政管理费8400万元,占15.65%,其他支出828万元,占1.54%。经济建设费和社会文教费占总支出的82.81%,比经济恢复时期的比重增长11.96%,行政管理费比经济恢复时期的比重下降11.68%。经济建设费中,农林水利事业费9831万元(不含中央直拨防汛救灾专款),占该项支出的31.24%;主要是1954年武汉特大洪水,防汛经费支出4035万元,占当年农林水利事业费的85.18%,城市维护费大量用于城市堤防。
“二五”时期(1958一1962年),市财政总支出8.9481亿元,比“一五”时期增长66.71%。其中经济建设费5.8901亿元,占65.83%,社会文教费1.9273亿元,占21.54%,行政管理费1.0268亿元,占11.47%,其他支出1039万元,占1.16%。经济建设费和社会文教费占支出的87.37%,比“一五”时期的比重增长4.56%,行政管理费比“一五”时期的比重降低4.17%。经济建设费中,基本建设支出2.119亿元,占35.98%;科技三项费用(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918万元,占1.56%;增拨企业流动资金2173万元(含银行信贷资金600万元),占3.69%;工交商事业费1.9221亿元,占32.63%;农林水事业费7949万元,占13.5%;城市维护建设费7450万元,占12.65%。
1950—1960年,是市财政收入和支出持续同步增长的11年。其间,经济建设支出和社会文教支出平均每年递增分别为41.89%和31.68%;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平均每年递增15.12%和14.76%。但由于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的影响,1961年、1962年连续两年,市财政收入和支出大幅度回落。1963—1965年,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方针,市财政总支出3.4791亿元,比“二五”时期平均每年支出下降35.2%。其中经济建设费1.7883亿元,占51.4%,比“二五”时期的比重下降14.43%。
1966—1975年的“三五”、“四五”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鼓吹“需要就是计划”,财政职能时有失控,出现支大于收。10年中,市财政总支出15.0239亿元,高于“一五”、“二五”时期10年支出的4.9%。其中经济建设费7.846亿元,占52.22%;社会文教费5.0787亿元,占33.8%;行政管理费1.8574亿元,占12.36%;其他支出2418万元,占1.62%。这一时期,虽然也进行了大量经济建设,社会文教费也高于“一五”、“二五”时期57%,但由于财政收入下落、起伏很大,支出上不顾平衡、不讲监督、无视效益,损失浪费严重,形成不少“半拉子”工程,财政异常困难。
“五五”时期(1976—1980年),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财政经济逐步好转;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工作重点迅速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进一步调整国民经济,加强财政预算的综合平衡。5年间,市财政收入和支出每年分别以25.6%和14.77%的速度递增。5年财政总支出11.2687亿元,比“四五”时期增加45.49%,其中经济建设费4.6281亿元,占41.07%,比“四五”时期增长22.83%;社会文教费4.6545亿元,占41.3%,比“四五”时期增长61.91%;行政管理费1.6747亿元,占14.86%,比“四五”时期增长61.32%;其他支出3114万元,占2.77%,比“四五”时期增长382.79%。
“六五”时期(1981—1985年),市财政总支出20.5012亿元,比“五五”时期增长81.93%。其中经济建设费6.7922亿元,占33.13%,比“五五”时期增长46.76%;社会文教费8.2842亿元,占40.41%,比“五五”时期增长77.98%;行政管理费3.6157亿元,占17.64%,比“五五”时期增长115%;其他支出1.8091亿元,占8.82%,比“五五”时期增长4.8倍。“六五”时期,中央也在武汉进行了大量投资,连同市财政投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65.4亿元,其中用于工业建设29.9亿元,住宅建设6.1亿元,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5亿元。(表40)
表401950—1985年市财政支出表单位:万元

续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