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循吏所至民安,所去民思,思之而不能忘,卓然有实政可纪者合录之,以志遗爱。兹依《汉阳县志》载入,惟分治后长官虽不乏循良,以其人现存,例不录。
宋
刘刚中,字德言。光泽人。嘉定调汉阳簿,与黄榦友善,切磋之益居多。尝游朱子之门,著《师友问答集》,集载“艺文”下卷。
元
秦文郁,开封人。为汉阳尹,挫抑豪猾,扶植善良,民怀其德而畏其威。
许弼,字贤辅。益都人。为汉阳尹,政教修明,德行显著,民心悦服。
明
赵子芳,滁州人。洪武三年知县事[1],通才远略,机发刃迎。时国家初平,陈氏治具未备[2],士不知学,子芳慨然以兴起斯文为己任。
赵庭兰,徐州人。洪武初令汉阳,爱民息事,朝廷尝(遗)〔遣〕使征陈氏溃卒,他县佥民丁以应,兰独言无,有民尸祝之。后祀名宦。
王叔英,字原采,黄岩人。洪武中令汉阳,值岁旱,斋沐恳祷,甘雨遂降,后雨不止,复祷于神即霁。有《汉阳祷神文》二篇。
胡兴福,洪武中以明经知汉阳县,招集流亡,抚惠疮痍,恳辟草莱疆里土田,修廨葺宇,百废俱举而民不知劳。
李德,字仲修。番禺人。博学能诗,与孙、王佐、黄哲、赵介齐名,号“南园五先生”。洪武庚戌,以明《尚书》荐至京师,授洛阳长史[3],迁济南、西安二郡幕,以年老不能吏职,乃就汉阳教谕,秩满改官广西义宁令,卒于家。有诗刻《五先生集》中。
赵弼,字雪航。蜀巴人。永乐间以明经授汉阳教谕,善训诲,修履谨饬,著述甚富。宣德壬子纂郡志[4],后人咸取法焉。有《通鉴》、《雪航肤见》、《家藏》、《效颦集》行世。集载“艺文”下卷。卒葬于县西十里中丞席书志墓,遂占籍汉阳。子蕃,正统戊辰进士[5],任主事。曾孙进迁;迁子子伯,举人。
尹应嗣,武陵人。以岁贡授汉阳府学训导。月集文士,校艺六次,笔札盘餐力任以给,品定甲乙极为精当。率己方严,诚胡安定之流亚也。
杨思永,聊城人[6]。以岁贡为汉阳校官。莅任后亦有尹应嗣之风。
段钦,山西籍锦衣卫人。正德初以举人令汉阳,政务慈惠,民以无忧。
石铨,南直隶建平人。正德中由监生知县事,有惠政。尝刻《黄勉斋政教录》。
邓镛,丰城举人[7]。嘉靖间令汉阳。检律详密,吏事精纯,其处置山阳三图抛荒田地,裁减重支应付,及多设民(壮)〔状〕,卓然可为后法。
张坚,龙溪举人[8]。继邓公知县事,亦称贤令。
梅继勋,宣城举人。嘉靖间令汉阳,兴学育材以为先务,政期崇实多所裨益。
董谷,海盐人[9]。由乡举知汉阳,殚心吏事,笃志理学,有著述刊布,希迹游黄。
喻应台,荣昌人[10]。万历年任,祀名宦。
夏子谅,涪州举人。知汉阳,抚字有方,执法不挠,藩校畏惧,不敢稍肆,疲民赖之。秩满,升顺州牧。
熊瀹,庐陵举人[11]。嘉靖间知汉阳,奉职勤慎,善察民隐,狱讼纷纠剖决无滞。
刘纪,四川举人。万历三十五年任汉阳[12],驭下严峻,吏胥无敢骫法者[13]。岁大水,多方赈籴,以全民生。
王良相,饶州举人[14]。天启间知汉阳,约己裕民,不事烦苛,而清誉震一时。
蒋世兴,南安举人[15]。知汉阳,有治才,令行禁止,奸宄敛迹[16]。
龚克修,曲江举人。崇正间知汉阳,廉谨自持,简静为治,一时称绩者无以过之。
清
金渐皋,仁和举人。顺治十四年任汉阳,性仁慈,不用峻法绳人。遇歉岁捐俸赈恤,修学课士给以膏火,民感其德化。康熙中,崇祀名宦。
唐之柏,广西灌阳举人。莅任汉阳县,值滇黔梗化,之柏筹应兵饷,劳瘁多年,日不暇食。至重士轻赋,惩奸缉盗,又属余事。
阎,字坚西。长垣举人[17]。才识通敏,雍正元年任汉阳[18],凡民情吏弊,毫发难欺。郡治旧有试院废且久,学使者按临遂驻会城,汉属生童冒风涛渡江应试,旷日糜费,咸患苦之。钅丙率绅士创建于南纪门内,一郡称便。以卓异征,邑人至今称颂不置。
梁瑛,汉军正白旗人。贡生。任汉阳令,精明覈实,吏畏民怀,在任二年,升宜昌丞。
沈孟坚,字研圃。湖州德清人。雍正□□科进士[19]。勤敏慈惠,起家黄陂令,量移汉阳,以文章饬吏治,有干才而能持大体,事治而民不扰。修城垣,筑江堤,创修邑志,兴起学校,乐育人材,有古循吏风。邑志未成,擢官去,终江宁太守,所至民思之。
刘嗣孔,陕西绥德州人。康熙丁酉举人,选谷城令,调汉阳。继沈之后,修举废坠,踵成邑志,有“萧规曹随”之誉[20]。
裘行恕,字慎甫。江西新建人。文达公之季子。□□科举人,嘉庆间知汉阳者七载。是时宇内恬和,物力丰饶,汉皋尤为殷盛。行恕修举废坠不遗余力,邑遂郁然为壮县。自郡学魁星楼、晴川书院、晴川阁无不缔构一新,文昌祠东西坛[21],亦次第建立,东门城楼城中街衢皆遍加整葺,筑项家桥驿路,修鲁子敬墓;又疏金牛港、太头河、小白湖诸积水;缮城头山长堤,民皆乐从,忘其劳费。至请鹦鹉洲隶汉阳,广学额,增书院膏火,士林尤诵之不衰。因邑志历七十年久未续修,慨然延渊雅名流重加增辑,今赖其网罗前事,始不虞放佚云。后擢同知去。
耿麟,直隶举人。道光初令汉阳,洁己率民,不阿权贵,有古循吏风。
徐跃,蕲水举人,淹博能文。道光初司铎汉阳,乘二十年启迪殷拳,不计修脯,于寒儒尤加意培植,士林颂之。
赖以立,江西人。道光壬午进士[22],壬辰摄汉阳令[23],勤慎廉能,尤严驭胥吏,案无留牍。权篆未久,辞疾归,民至今作去后思。
赵德辙,山西进士。道光辛丑令汉阳[24],治狱勤慎,不事株连,适巨浸为患,哀鸿遍野,募赀赈济,不辞劳瘁。去之日,邑民攀辕泣送者盖十余里云。
马晋图,汉军贡生。咸丰戊午令汉阳[25],值兵燹新复,疮痍满目,尽心抚字,洁己任劳,民甚赖之。
孙福海,字补堂。荣成举人[26]。同治二年任汉阳[27],果决严明,吏畏民服。县邑正供向为胥役中饱,官民交病,福海烛知弊隐,毅请改章,详定完纳钱数,永以为例,而逐年积弊一清。
黄式度,湖南善化举人。同治五年任汉阳,严驭吏,宽治民,折狱尤详慎尽心,而于诣验命案,轻骑减从,各按程发给口食,示革地保苛派厂费,违者许当场禀究,最惬舆情。县志一修于清乾隆年知县刘嗣孔,再修于嘉庆年知县裘行恕,又五十年矣。式度征文考献,开局续编,书未成移蕲州牧,解官去。
王庭桢,江苏无锡县副贡生。继黄式度任,续编邑志,始获成书,掞藻摛华,蔚然鸿制。近编《夏口县志》,榘为蓝本。
濮文昶,江苏人。□□科进士。清同治光绪间任汉阳,勤慎廉明而慈惠爱民,地方多称之。
李辀,湖南善化贡士。令汉阳时值清光绪十三四年间[28],善于听断,不用刑讯,能钩距而得实情,屡决疑难之狱。凡涉公庭者,恒当堂劝释,洞中两造情伪,自甘息讼。以卓异升任州官,去之日,民悉讴歌不置云。
薛福祁,江苏人。由优贡知县事,任汉阳凡三年。雅重士林,平易近人,无赫赫名,而去后令人思,咸称为贤令尹。升任道员去。
锺桐山,四川华阳人。丁卯科副贡[29],令汉阳时当清光绪十四五年间。才思勤敏,善听断,尤于士类特加惠爱。戊子决科[30],列名超取者是科多中选。廉明公正,解职后终于汉阳寓次,至贫不能归葬殡,邑中人多诔词哀车免以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