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成立于兹,八年政变,潮流云谲波诡,以故百务未遑。本邑祠庙禋祀,除每岁谨遵《祀典》举行文庙祀孔、武庙祀关岳于春秋二仲举行外[27],余皆未及举办。兹就现有者登载,规复《祀典》是所望于守土者。
文庙 详《学校志》
名宦乡贤祠 在文庙大成门左右,每岁春、秋二仲月上丁[28],祀文庙时同日祭。
武庙合祀 现就本镇小关帝庙举行。每岁春、秋分后第一戊日致祭。前清特祀关壮穆,民国合祀岳忠武。
民国四年三月,内务部开关岳庙祭礼,业由政事堂礼制馆议决。查原案内载两序从祀:东奉张飞、王濬、韩擒虎、李靖、苏定方、郭子仪、曹彬、韩世忠、旭烈兀、徐达、冯胜、戚继光;西奉赵云、谢玄、贺若弼、尉迟敬德、李光弼、王彦章、狄青、刘锜、郭侃、常遇春、蓝玉、周遂吉,共二十四位。正位两案,各用笾豆十、铏二、簠二、簋二[29],统用太牢一俎[30];两序东西各三案,每案各用笾豆四、铏一、簠一、簋一,统用少牢各一俎[31]。迎神再拜,初献读祝词[32],终献即由司爵、奠爵、不亲爵受祳迎神[33],均再拜送瘗[34],礼成。
忠义节烈祠 在汉口居仁坊,旧日仁义司署上首。每岁七月十八日致祭。清光绪初年,严昉守汉阳,建议立祠。拟妥其灵,旋移守武昌解任去。越辛巳年[35],陈守汝蕃甫下车[36],允邑绅请,遂有创建忠义节烈祠之举,为之设采访,筹经费,悉以其事属之自新堂司事李荣光、许绍鼎、杨文锦,继庆守勋亦任之如陈。甫一年事集,得官弁[37]、绅民、男妇殉难姓名事实,计六千二百余人口。通牒大府请于朝厘为祀典[38],在汉镇之居仁坊建修祠宇。每届劫期,郡守亲诣主其祭。当祠成奉主入祀日,官绅齐集,仪仗前导,沿途旋风随绕,积久不散。时久旱不雨,祈祷无应,及主入祠,甘霖大沛,说者谓为“和祥感召”云。
额公祠 在杨林口下,今废。
坊表附
忠义节烈祠坊 清光绪十九年七月[39],汉阳府逢润古建。
石牌坊 为节孝王萧氏所建,原在汉口苏湖公所左侧。多历年所风雨摧残,迄今坊虽存,而残缺不堪,其字迹亦模糊难识,幸横额上犹有字迹数行,上有前清汉阳府学教官李文靖所题(之)〔三〕十二字可考。其文曰:“瑯琊望族,兰陵世系,荼蘖清操[40],冰霜孤诣[41],桓孟可方[42],锺郝堪媲[43],勒石标贞,绵于勿替。”
两孝子坊 在汉镇大智坊花楼,为孝子黄仪、黄金阶立,今废。清同治元年四月,署知府周乐移建郭公堤钟楼下,因年久石烂,易坊为碑,并志巅末于石。
节孝坊 在北乡花果园,为庠生张大成妻鲁氏立,今存。
节孝坊 在北乡陈岭冈,为陈仪彩之妻涂氏立,今存。
节孝坊 在北乡陈岭冈,为监生周用吉之妻李氏立,今存。
贞节坊 在北乡陈岭冈,为廪生周嘉琛之妻张氏及其女媊婻立,今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