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额
廪生七名 增生七名 附生无额数
岁科两试文童额,入学九名外,一名与汉阳共,轮流分进,作为公额。岁试武童额,入学八名外,一名亦照文学例。
附录:《夏口厅陈、汉阳县何移夏口厅儒学刘文》
案照夏口、汉阳自奉督部堂张奏,改分疆而治,学官早经移驻分设,而学额因各绅士彼此计较多寡,纷纷聚讼,致未定议。前据贡生舒龙甲、廪生吴无欺等联名禀,奉各宪批饬转行会商,妥议详办等因,奉经厅、县等遵照会同秉公妥商,面禀各宪钧谕,按照三分之一酌派。自应遵照分定,禀请立案,以杜纷争。
查汉阳文学连加广定额二十八名,按作三股摊派,夏口应分九名,汉阳应得十八名,其余一名,岁考归夏口,科考归汉阳,作为公额;武学定额二十五名,夏口分八名,汉阳分十六名,余一名亦照文学之例,递互轮流所有。
汉阳县历届拨入府学均系五名,当如何分拨之处,应由学宪酌定批示,厅、县等未敢擅拟。至学额既系三股派分,则廪、增、(挨)〔拔〕贡亦应一律酌定。查汉阳县廪、增原额各二十名,三股派分,夏口拟分廪生七名、增生七名,五年一贡;汉阳拟分廪生十三名、增生十三名、三年一贡。所分廪增之数有不足,俟辛丑岁试后补足[17]。倘有余额作为候廪、候增,亦俟辛丑岁试后,归一新一旧收补。
又夏口学额既定,将来考拔之年,拟请照有学额州、县考取拔贡一名,其有宾兴、公车、卷费各项,应仍率由旧章,两属公同管理。遇有考试年分,按照人数摊派,不复分析,免涉车翏车葛[18]。所有派分文武学额及廪增贡额缘由,除会禀各宪查核,转请禀咨立案,并会衔出示晓谕外,查夏口、汉阳学额既经派定,则诸生籍贯亟应清查分明,以杜跨考,理合备文移会。为此合移贵学,请烦查照来文事理,希即一并会同出示晓谕,一面饬传谕令现在胶庠文武附生,并廪、增、贡各生,或归夏口,或隶汉阳,限一月内迅速各赴府、厅、县各学,各将籍贯分投报名,注册立案,并分别汇开清册移送厅县,以凭核派定籍,俾杜跨考。须至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