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日展租界丈尺
英国展界条约[30]计九条节录,光绪二十四年立。
为立约永租地基事。现因汉口租界之后新增地基归入英界,即应开办。由英租界后至城垣,留出官地五丈止;南自一马路向城垣直线起,北至俄界止;共合地三百三十七亩五厘。每年应纳租价,即系地丁、漕米银两,照亩科算,应纳地丁银三十九两四钱三分,漕米九石五斗七升二合二勺,折银二十八两一分七厘。二共六十七两四钱五分二厘。于每年四月,由英领事官送交汉阳县查收汇解。又租界内地价及地基上房屋会馆、庵堂暨葬有坟基者,由地方官查明,禀请监督,会同领事官,公平议价,并酌给搬家、迁葬之费,不得高抬价值。英领事官亦饬洋商勿得抑勒,以昭公允。又界内旧有官街、公路应免科算地价,将来盖造洋房如有侵越,应即另行留出街路基地,如法修建,无论华洋商民,均准一律任意行走。倘中国开办铁路须用地基,仍准让还,其价值倘与租户商议未能妥洽,应由监督合同领事持平议定,不得藉词不允。又大智门官街及城垣一带留出官地,即旧有公路,其路灯、巡捕,议由租界工程局安设。此项大路亦由工程局修造。但此路虽由工程局修造,仍属官路,与老租界三道洋街相同,以归一律。以上条款,立为租约,两纸签押,俟两国上宪批准,再行盖印为凭。
法国展界条约[31]计七条节录,光绪二十八年立。
为立约展拓租界地基事。前此法国商人居汉无几,商贾尽由水道,故当时只要沿江一面之地,设立租界。兹法国之商人为数日增,内地已有铁路,法界之上设有铁道车栈;英国界后筑有新路,直接车栈。因此数事,不得不将法界展拓,使近车栈,以便由车栈彼此筑路,通达江滨。兹勘得法国旧界,前自俄界下设至通济门城内官地为止。兹续展新界,自官地西距铁路六十丈为止,合一百八十迈,当北一面与德租界毗连之线,直引至距铁路六十丈之官地为止;南由俄法之界直引一线至垣墙之外,距铁路六十丈之官地为止,设为新法国租界。又堡垣地基宽三丈,垣内地宽五丈,垣外地宽五丈,城濠之地宽六丈,均展与法国新界,免缴地价。其(折)〔拆〕卸堡垣砖石、料件,归还中国地方官,(折)〔拆〕卸之费归法国给发。又法国新展租界每年应纳租价,即系地丁、漕米,由中国地方官派熟习之员,会同法领事官核计,应纳若干,即与旧界之租价,同时输入中国地方官,照旧案办理。又中国地方官应于铁路车栈距法西界之中央速筑一马路,法人亦于界内营筑街衢,使车栈有通道直达江滨,两国应筑道路常行妥修,各限其权力于界内之路,不得逾越其权力于界外之路,以严界限。
日本展界条约[32]计三款节录,光绪三十二年立。
为立约永租地基展拓汉镇日本租界事。议定日本国展拓租界,从原定界址起向北接展一百五十丈为止,东西界线照原界画齐。展界内华商设立之燮昌公司火柴厂,可在界照常开设,不致勒令迁移。又此次展拓租界,应由湖广总督札饬江汉关道会同日本领事官派员勘丈四至界线,树立界碑。其余条约均照原定合同施行办理。
附录:张督收回比国汉口铁路地址情形片
再汉口滨江地方招商局码头以下,系英国租界。英界以下,接展俄界、法界、德界,至日本租界止。日界以下为华业公司地界,迤下直至刘家庙京汉铁路、码头、火车栈厂,皆为中国地界。乃比国乘铁路购地之际,在该地私购民地三万六千余方,以豫备铁路比国工人居住为词,于光绪二十四年,坚向总署索订比国租界。经臣竭力拒绝,驳以比国工人只可由铁路公司造屋,借与居住,不能准其立界。自光绪二十四年议起,相持至八年。
该使复迭向外务部函催咨行,臣统筹兼顾,再四筹思。比国原购地段,紧靠铁路南端江边码头之刘家庙火车栈,包过铁路,实扼南北铁路咽喉,于中国管理铁路主权及京汉、粤汉两路交接之码头,大有防碍,坚不允许。仅就江滨一边,划地一万六千余方,拟作比界,东北两面皆离铁路数十丈。该使复商由外务部咨请通融加宽。驳以查明窒碍,咨复外务部酌覆。自是又相持数年。
该国驻汉领事将所买地约送交关道税印,迭经照催,要挟甚力。臣思该路跨越铁路,横当要冲,虽一再驳令减让,究于附近铁路地权地利有损,不如议价收回,留作拓充华商贸易之用,可以永保利权。惟自铁路告成后,地价数十倍于从前。经臣派员与该领事磋议经年,始将全数基地议定价银八十一万千余两,又以巨款,咄嗟难办,暂行息借华洋商款垫付,以杜翻悔。此系上年之事,现因地甫收清,息借之款已另行筹款归还,从此京汉、粤汉铁路临江码头不为外人租界扼阻,于路政、商务均有裨益,自应将此案原委情形奏咨立案。除咨外务部立案外,所有收回比国租界缘由,理合附片具陈。伏乞圣鉴,谨奏。
光绪三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