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李犹龙传
李犹龙,字君御。中顺治甲午武乡试举人[419],乙未成进士[420]。初任开封守备,分防杞县、光、固诸邑。时寇氛四扰,飘忽无常,巡抚檄犹龙剿之。身先士卒,转战数十州县,直抵贼巢,一举而平,以功授固原都司。保障严密,鼠窃敛迹。调镇北直拱极城,久之,致仕归。能诗,善擘窠书[421],晚年以此自娱,人以是多之。子志韩,壬子武举[422]。
萧锺伟传
萧锺伟,号月舫。乾隆戊辰武进士[423],选充三等侍卫,期满放江南江阴营游击[424],擢淮安城守营参将[425],升徐州营副将。耽文史,喜宾客,宦辙所至,皆吴楚名胜,文人会聚。时际百年化洽[426],六宇升平,大吏尹文端公、李鹤峰侍郎总持风雅[427]。翠华三次南巡[428],锺伟皆拥帚道周[429],故所酬倡如钱竹汀、王西庄、顾景岳、王楚帆、孙春台皆一时名宿[430]。就中与夏醴谷更相契合[431],其《澄江》、《淮阴》两集皆所手定。从戎而能缓带赋诗[432],是休明之盛事也。著有《月舫诗抄》。弟锺俊,庚午科武举[433];锺英,戊子科武举[434],广西都司[435],亦能诗。
冯赓唐传
冯赓唐,庚辰武举人[436]。与孝感胡侍御绍鼎善[437],胡以名进士擅少林技,唐以武科能文,时人两奇之。官兵部差官,时某公子以父累系狱,赓唐谋脱其难,解囊不足,继以称贷,坐是空乏;未及差满,踉跄而归,殆亦宦海中所仅见者。
李长贵传
李长贵,字敦山。少读书卓荦不群,以时局多故,尝投笔叹曰:“大丈夫纵不能效张骞、班固立功异域,取封侯印,亦当效命疆场,为国家用,安可守田园,终老牖下乎?”咸丰乙丑回疆不靖[438],多隆阿公在鄂募兵,遂投效逮戏下。以功授镇靖堡都司[439],在任数年,告归。不数月,甘肃土番创乱,军书星火,长贵驰抵甘,率所部左路后营,在瓜子沟杀贼桥力战,尽歼其众。士人镌碑于桥,志其功。历保钦加提督衔,留戍其地者十年。光绪甲申日韩肇衅[440],奉调至台湾,以不服水土,得膨胀疾,是年十二月辞职归。病愈,陕西巡抚陶模调署汉中府参将[441],寻改陕西巡抚中军参将。年六十,以疾卒于官署。
曾广大传
曾广大,字福田。清军官学堂毕业。精军事学,以功至湖北陆军标统[442],授武功将军[443]。随铁路大臣端方入川[444]。革军起,端遇害,广大不忍视其死,走避之,归则潜身匿迹,不与人往来。民国元年[445],鄂都督黎聘为顾问,旋授陆军少将。三年,复受粤省长朱之聘,四年卒于粤。
刘友才传
刘友才,字春霆。前清时曾以功洊保至游击。光绪三十三年[446],充长江水师驻防湖北巡缉队总巡官。辛亥改革,前总统湖北都督黎委充长江水陆侦探,民国二年改充武汉长江上下游总稽查,历年破获巨案数十起,累官至陆军中将,受勋至二等文虎章、二等嘉禾章[447],特受勋五位。每谓人曰:“居高者思危。某一武人耳,乃晋官授爵,跻斯显荣,岂非侥幸?惟某所自信者,每获巨案,必使证据确凿,毫无疑义,不至妄戮一人,以求其心之所安而已。”民国七年十一月,以疾卒于里第。上自督军至武汉各官长莫不同声叹息,父老来吊,咸为涕下,其保卫地方之功可以想见其大凡矣。子二,光辉、光杰,皆能嗣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