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敦信 黄祚宪传
白敦信,字诚斋。工诗画,精六书之学,志洁行芳,不求人知。尝于由义坊辟地为园,随其基之高下,为小楼曲榭,位置楚楚,襄河故道当其前。春日芳草蒙茸,黄花满目;夏秋之交,烟波浩渺,钓艇渔帆,可指而数也。子玉世,其家学亦工篆、隶,汉唐碑版皆手自摩勒,分刌合度[67]。又善射,能开六钧弓[68]。
黄祚宪,字汝南。习举子业不售,去而学医,博综岐黄家言,好为人制方,以药饵施人,概不受值,病愈亦不任谢。平生好施予,积有赢余即散之于人,(日)〔曰〕:“吾以济其不足也”。年八十六卒。乡人之病而不能延医者,至今犹念之。
常道性 王彭泽传
常道性,字芝仙。籍芜湖,迁汉上阅三世矣。少英敏,耽文史,长工书画,晋、唐、宋、元诸大家之法,无不神领意造。尤精赏鉴,能历指其瑕疵,以定真赝。作诗专写性灵,时称其诗、书、画为“三绝”,比之郑虔云[69]。
王彭泽,字五柳。嗜丹青,善医理,悬壶汉口,市中贫者不索赀。尝东走邗江,西走滇粤,故人所赠遗囊中累千金。归,召朋旧酣饮竟月,不计生产。赀罄,仍寓萧寺,黄齑、白粥,与苦行头陀同甘苦,其豪如故。著有《尺木堂诗集》。
叶志庠 李序韩 蔡桢传
叶志庠,字伯庚。精容成、大挠之术[70],推步考验,穷极妙忽。试钦天监,算学第一,补肄业生。性耽寂静,恒兀坐一室,手一编,不窥户牖,于九章、六筦心解神悟[71]。当其沉思,虽雷霆当空不之闻,泰山在前不之见也。积稿数寸,未及成书,因是以瘵卒,年甫二十有八。
李序韩,字原汉。官桥旧家也。善画花鸟,画成张壁间,蹲立四旁远近,静窥其偏反飞鸣之态,自作势以曲摩之,少不如意,即碎去。性介洁,畏见俗人,片语不合,辄作色而遁。常有监司持金索画,力却不应。监司怒,命役往拘,潜匿古庙龛下,三日不食,终弗就。晚年能书,工作诗,月锻季炼,有唐人风。年六十余卒。无子。
蔡桢,字声庵。世家子,性淡泊,不乐仕进。少年见王概画好之,概游楚,执贽受学,遂得其传。汉上有画中三绝之目,谓“鲁震人物”、“李序韩花鸟”及“桢山水”也。年六十九卒。无子。
以上摘录《汉阳县志》
田卜祚 张尚朴传
田卜祚,字介旃。邑庠生。积学能文,著有《啸雪轩诗抄》。尤精苏柳书法,临有《怀苏法帖》。与江夏曹国祚同诣京师考,授中书,时称“湖北二祚”。
张尚朴,字素恬。少聪颖,喜读书,积学未遇,研究岐黄术,颇有得,活人无算。遇贫无力者,辄解囊济之。年八十无病而卒。著有《医学觉梦集》、《淡定轩尺牍》,待刊。
朱宏照传
朱宏照,字子千。幼聪颖,能文,见摈于有司,改习医术。博览群书,声名大振。有药材行某翁病,胆黄,医无效。宏照诊之,曰:“是不难,携甘草百斤来我家,住百日即愈。”某翁如教,命以甘草煎水,沐浴皆用之,且以代茶饮,百日果愈。问之,曰:“医者,意也。是翁业药材,数十年百药之气中于胆,惟甘草能解百药毒,投之故效,岂有他哉?”年七十八卒于家。以子才华贵,诰赠朝议大夫。
黄大文 笪鉴传
黄大文,字蔚堂。素精医学,于疔黄等症尤有心得,活人无算。著有《各方便览》三卷,待刊。
笪鉴,字庚垣。清嘉道时人,世居汉口小新码头。品学俱优,尤工医术,诊不计赀,遇奇贫并赠以药,活人无算。著有《庚垣遗草四种》行世,咸丰时毁于兵火。
黄耀奎 焦震福传
黄耀奎,字藓渟。郡廪生。好读书,于经史、词章、兵法、地理莫不留心研究,而于算学尤精,汉上诸人多师事之。著有《东观裔算学》三卷行世,见赏当时。子三人,长明孝,邑增生,亦精算学,曾充阳夏中等农工学堂管教员。著有《中等算术讲义》八卷、《课题杂存》四卷,待梓。
焦震福,邑庠生。精算术,著有《枪炮从新》二卷行世。年未四十卒。
方昌瀛传
方昌瀛,号锦洲。少习儒业,中年弃而学医,名著江汉间。昌瀛之学,由其母郭太孺人所授。孺人通文艺,精医术,苦节抚孤,年八十余卒。以年逾三十不在旌列,乃以其术授子,卒成名。昌瀛之为医也,与病家约,有病重而赤贫不能就医者,往诊之,不取赀,并戒舆人亦不取分文,舆人退有后言。一日舆人母病,昌瀛徒步往,舆人坚请乘舆,昌瀛徐曰:“恐汝不愿耳。”舆人乃太感悟,其盛德服人类如此。年六十三卒。著有《寄寰生笔记》,藏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