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吴胡氏,兆丰妻,举人兆春仲女。咸丰二年,发逆陷会垣,其翁长庚时为武昌训导,死于官。其长女、次女、长媳袁氏及孙女等同日自尽者九人,胡氏与焉。兆丰俟氏气绝,藏其尸于楼,以被裹之,亦自尽。贼退,往敛面如生,与其夫合葬于吴氏祖茔。
金宋氏,礼仲妻,举人仁达女。生一女,夫故。家贫,携女依母家二十余年。女字庠生熊学濬。咸丰二年,发逆陷省垣,氏与女同仰药自尽。
汪冯氏,树五妻。家贫,守节。发逆窜汉口,氏走避不及,骂贼被害。
潘易氏,庠生拱辰妻。随其翁寿平寓省垣。咸丰二年十二月,省垣陷,寿平骂贼被害。氏闻变,即偕其子世宽、世谦、世恺,侄世皋,妹焕姑同时自缢。
姚杨氏,□□妻。咸丰四年,在汉镇泉隆巷遇贼被害。
廖孙氏,岁贡生廷选妻。咸丰五年,发逆焚汉镇,其翁士瑚携幼孙国荃殉难。氏恐贼辱,携女彩姑,随翁投水死。时氏年四十五岁,彩姑年九岁。
杨吴氏,锦继妻。携子庆避贼,行至崇仁巷中,遇贼蜂至,母子同赴塘水中死。
萧路氏,监生通治妻,年七十余。咸丰五年,发逆焚汉口,偕其子光义,媳徐氏,孙介卿、咏春,孙媳劳氏、杨氏同赴水死。
彭戚氏,楷之妻,庠生椿龄、玉琛之母。咸丰五年,发逆至汉口,骂贼被杀。椿龄妻程氏投水死,椿龄女英姑、华姑同时缢死。时英姑二十岁、华姑十八岁。
赵聂氏,元泰妻。咸丰五年七月,元泰以练勇接仗阵亡。时发逆大肆焚掠,聂氏偕弟妇雷氏、子学浚、媳余氏、侄学海女桂姑、侄女三姑同赴水死。
徐杨氏,监生庆棠妻,监生炳文女。归徐,生一子,甫三岁。咸丰五年七月,贼焚掠汉口,氏随翁姑及庆棠偕逃。行至堤外水阻,孱弱不能渡,杀声逼近,密谓庆棠曰:“君侍翁姑急行,妾当以魂保护全家无恙。”遂抱子投水死。时年二十四岁。
劳胡氏,懋镛妻。咸丰五年七月,发逆毁汉口,其夫弟懋禧被害。氏与弟妇管氏以席裹尸,密埋后园毕,即偕管氏及姑管世銮妻劳氏、孀姑王西洲妻劳氏同时投缳死。
田吴氏,云村妻。咸丰五年七月,偕其女宝姑及孀姊冯田氏、内侄女萧朱氏同时投水死。
方吴氏,开三妻,职员垲长女。咸丰乙卯七月,偕其子义本及孙仪、孙媳同时赴水死。
王胡氏,王楠妻。咸丰乙卯七月,偕其嫂荫南妻杨氏及婶母吉常妻陈氏、侄媳焕章妻陈氏同时殉难。
彭萧氏,卫千总赉龄妻,邑庠生萧光之女,直隶大名同知德宣之妹也。咸丰五年,发逆焚毁汉镇,氏惧辱投河死。时年三十二岁。
石陈氏,如葵妻,甲辰进士意恭之母[37]。咸丰五年,偕其次子意宽投水殉难。
向杨氏,以纲妻。发逆焚掠汉口时,惧辱,扑屋后塘水中死。
丁徐氏,凤仪妻。贼至汉口,惧污,与夫妹二姑同缢死。徐年四十四,妹年十六。
刘王氏,天保妻。闻贼大肆掠杀,缢死室内。时年三十一岁。
王曾氏,苦节有年。发逆焚汉口日,同子国坪、妇钱氏、女欢姑同时缢死卧室内。
罗刘氏,占魁妻。于咸丰五年七月,与其嫂左氏、子明标、女引姑同投襄河溺死。
周宗氏,培才妻,若颜女。于归之明年,粤匪至,见其美,欲强污之,氏以计脱,即时自经死。年二十二岁。
无姓氏,汉口人。贼掳至汉阳百圣庙,百计欲犯之,氏大骂不从。贼怒,乱刀戕其身。父老数人薄葬庙侧,后同善堂知其事,迁埋义冢,立碑以纪其概。
赵章氏,邦国妻。年七十七,贼至汉口,投河殉难,其媳刘氏随死。
赵刘氏,大锟妻。年四十四,贼烧汉口,投河死。
孙刘氏,曦山妾。乙卯,发逆焚汉口,投河死。
冯李氏,兆运妻,文元女。乙卯,寇至,氏走避遇之,迫欲污之,不从;贼抽刀刺杀怀中儿,氏仍哭骂不从。贼婉说之,益怒骂。贼连刀刺死于地。时年三十三岁。
彭朱氏,耀庭妻。年四十四,在汉口张美之巷江边遇贼,投江身死。
叶黄氏,永安妻,秉宣女。贼至汉口,氏妊身难行,走避江干,贼渐近,惧逼,投江死。年二十有四。
黄张氏,秉宣妻。年六十,见贼蜂拥至,投江身死。
罗刘氏,必贵妻。粤匪之难汉口,大肆掳掠,氏闭门自缢死。时年八十三岁。
刘彭氏,铣本妻,朝斌女。早寡,遗女一。贼至汉镇,氏先缢死,其女然后自缢死。女时年十五岁。
傅蔡氏,宪章妾,年五十三岁。咸丰五年七月十八日,贼窜汉镇,骂贼,溺死。
傅欧阳氏,前逢妻。年二十二岁,贼至,大骂,赴水死。
傅六姑,光池女。贼掠汉口,大骂,赴水死。
郑王氏,秉性妻,左卿女。贼至汉镇,欲犯之,大骂,投江死。
孙张氏,笏山妻,国安女,名桂英。年二十于归,三十七岁夫故。咸丰五年,粤逆踞汉口,有择配孀妇之信,氏闻之,当夜自缢死。
闻江氏,人衡妻。遇贼于张美之巷,惧污,携子投江死。年三十七岁。
张曹氏,其子名荣诜。贼至汉口,杀诜并诜之堂弟。氏见之,大骂不绝声,遇害。
李余氏,步濂之母。年七十五岁,贼毁汉镇,被焚死。
王邹氏,笃行妻,庠生春圃女。贼掳汉镇子女,氏惧污,抱幼女溺死。年三十六岁。
姚鲁氏,佐骑尉大志妻。乙卯年,在汉口殉难。
王张氏,庠生王任妻。贼至汉口,惧污,赴水死。年二十七岁。
王张氏,之芬妻。年十六于归,二十二夫故,守节。咸丰五年,遇贼殉难。年八十有三。
陈易氏,恒运妻,国辅女。年十七于归,二十四夫故。贼掠乡村,氏恐受辱,投水死。
黄潘氏,良法妻,年三十二岁。乙卯,贼掠汉口,其子炳被贼磔杀[38],遂与其夫骂贼,投河水死。
史吴氏,宝鑫妻,前任黄山巡检嘉猷女[39],年二十四岁。乙卯之难,与夫在汉口花楼,同骂贼死。
徐甘氏,京山县训导徐朝贵媳,第春妻,文华女。咸丰五年,贼毁汉口,投水殉难。
刘周氏,咸丰五年七月十八日,赴汉镇戎府水池死。
徐周氏、徐陈氏、徐安姑,俱于咸丰五年七月十八日,赴汉镇戎府水池死。
赵桂姑,汉口人。咸丰五年七月十八日,桂姑与其嫂及群妇女避火于南京会馆侧浊水坑边。桂姑绝色出众,嫂恐贼见,以白布衾覆之。倏一凶贼至,揭衾,惊其美,欲犯之;姑不从,迫以刃。桂姑急不能脱,低声谓贼先待于墙阴。贼信之前行,桂姑奋身奔浊水中溺死。
胡汪氏,举人大经妻,江夏庠生以女。咸丰四年,避寇于邑之西乡。时贼氛甚恶,奸民又从而煽之,氏惧不免,夜半投门前塘水死。
王昭姑,宗俊女,幼字彭永禄,年十七未嫁。咸丰五年,逆匪大掠乡村,昭姑偕众妇女避贺家墩港边,恐贼至受辱,奋身投水死。
龚姑,必远女。幼颖悟,知大义。贼掠汉口,势甚炽,姑易衣投井溺死。年甫十五岁。
廖二姑,长熙女。咸丰五年,贼焚汉口,熙走避不及,遇贼于门,被害。二姑救父情急,以手抢贼刃,骂不绝口。贼乱刃刺死,并其尸毁焉。
吕罗氏,本铭妻。
龚大姑,必达女。粤匪至汉口,忽有选秀之变。大姑恐被污,夜投水瓮死。次日见其足,始知之。时年十八岁。
萧黄氏,德新妻。妹彭萧氏,女大姑、二姑。
萧杨氏,德章妻。
潘象干母□氏,女大姑、二姑、三姑连带投河死,时乙卯七月十八日。
萧姜氏,浙江中防同知萧书妻。年二十于归,屡生子不育。三十时,劝夫纳妾王氏,即氏母家婢也。生子继善,爱如己出。咸丰十一年二月,氏奔生父丧,归黄陂,适贼众大至,家人惊散,氏奋身投观音堂侧池水死。
以上见《汉阳县志》
熊桂氏,郡增生光耀继妻;女锺熊氏,锺海六妻,皆青年孀居。桂夫故后,病恋床褥,不能步履。熊夫故后,随侍母侧,不肯稍离。咸丰乙卯,贼躏汉口,母女伶仃弱质,恐被匪犯,乃在本宅花园荷池中同时殉难。桂年七十六岁,熊年五十岁。
夏王氏,莲台妻,黄陂侍卫、安徽寿春游击敦堂女。及笄于归,明年生子殇,又明年夫故,家贫无立足地。光绪丁未,由关道齐咨入下敬节局[40],时年二十有六。入局后,未尝出局一次。辛亥起义,全局节妇悉窥氏之行止,而氏则以为人各有志,无容相强,未至其时,犹可自安,以安众妇之心。不意九月初旬,风鹤日逼汉镇,人民势不得不谋迁徙,以避其锋。斯时,全局节妇均游移莫决,而氏仍自若也。将行之日,独不见氏,入视其室,已自缢死矣。仓猝不及安葬,暂厝局内。后局焚,尸亦被毁。民国二年,重建敬节局,爰备外椁,再加收殓,堂董诸人开会追悼之。
以上新编
再查汉口节烈录,殉难妇女有为《汉阳县志》所未载者,并列于后。
本县妇女
节妇周史氏 徐史氏 方王氏 吴陈氏 余陈氏
汪郑氏 陈秦氏 唐王氏 王斋婆 赵张氏 杨陈氏
夏刘氏 程敖氏 彭屠氏 阳三婆 刘徐氏 李潘氏
李三婆 刘陈氏 石闵氏 项熊氏 郑毛氏 吕大婆
曹金氏 唐吴氏 吴朱氏 陈方氏 杨曾氏 徐张氏
黄艾氏 汪穆氏 汪刘氏 沈三婆 周大婆 潘朱氏
胡李氏 胡孙氏 张蓝氏 王大婆 王张氏 王钱氏
余胡氏 张黄氏 张王氏 洪徐氏 余胡氏 朱万氏
徐杨氏 安唐氏 刘叶氏 刘 氏 李计氏 刘陈氏
刘大婆 殷张氏 苏萧氏 鲁杨氏 董李氏 董刘氏
曹 氏 吴黄氏 刘陈氏 吴聂氏 吴陈氏 杨陈氏
杨朱氏 杨王氏 杨白氏 杨何氏 萧刘氏 徐张氏
徐刘氏 徐王氏 朱蔡氏 朱周氏 黄曾氏 汪胡氏
周俞氏 周王氏 周顾氏 邹 氏 范胡氏 胡杨氏
张萧氏 张么婆 张吴氏 张王氏 张李氏 张彭氏
向马氏 向郭氏 向陈氏 夏李氏 夏翟氏 王罗氏
王叶氏 余江氏 余胡氏 孙张氏 昌三婆 王巧姑
黄大姑 黄龙姑 陈祝姑 萧凤英 张连姑 张有姑
以上均于咸丰五年七月十八日,在本镇居仁坊惨被戕害。
节妇李锺氏,云舫妹。李钟氏,德喜母。傅周氏,莲浦媳。
黄汪氏 徐马氏 胡尹氏 胡吴氏 周魏氏 周吕氏
周萧氏 万徐氏 王周氏 王张氏 沈魏氏 汪张氏
杨李氏 陈 氏 张樊氏 张向氏 刘 氏 刘李氏
蓝吴氏 洪三婆 艾杨氏 王大婆 胡周氏 胡 氏
谢毕氏 郭陈氏 郭朱氏 曾张氏 郭寇氏 田黄氏
万萧氏 孙龙氏 曾黄氏 曾萧氏 汪吕氏 罗大婆
杨陶氏 陈何氏 吴朱氏 华陆氏 华邓氏 张刘氏
李 氏 李王氏 李阮氏 李荣姑 郭二姑 陈昭姑
郭春姑 王引姑 韩三姑 熊三姑 刘桂姑 潘毛姑
刘引弟
以上均于咸丰五年七月十八日,在本镇由义坊惨被戕害。
节妇吴柴氏 朱涂氏 朱林氏 王萧氏 王朱氏
陈李氏 陈张氏 杨刘氏 陈邱氏 马达氏 朱倪氏
林敖氏 严黄氏 王张氏 张王氏 李唐氏 刘 氏
曹刘氏 吴徐氏 朱葛氏 熊徐氏 游聂氏 康卢氏
王刘氏 王严氏 王朱氏 王李氏 王冯氏 余吴氏
张万氏 张熊氏 张林氏 张王氏 张黄氏 李袁氏
李诸氏 李胡氏 刘梁氏 刘萧氏 盛严氏 顾 氏
吴旺姑 陈小姑 陈二姑 周贤姑 柳大姑 柳二姑
以上均于咸丰五年七月十八日,在本镇循礼坊惨被戕害。
节妇龙黄氏 杨刘氏 姚陈氏 江彭氏 袁阮氏
刘汪氏 刘姚氏 张李氏 李余氏 王汪氏 钟戴氏
程毛氏 熊赵氏 熊吴氏 罗雷氏 朱何氏 徐吴氏
官林氏 陈蔡氏 陈张氏 李吴氏 陈涂氏 查查氏
祁高氏 张蔡氏 蒋王氏 王叶氏
以上均于咸丰五年七月十八日,在本镇大智坊惨被戕害。
节妇傅欧阳氏 傅周氏 汪沈氏 朱余氏 葛潘氏
杨李氏 周宗氏 李王氏 罗闵氏 罗左氏 沈二婆
何余氏 姚康氏 朱万氏 邓胡氏 萧 氏 黄王氏
朱龚氏 钟熊氏 张杨氏 夏刘氏 王劳氏 吴刘氏
李梅氏 李胡氏 刘戴氏 屠 氏 姚张氏 郑王氏
陈大婆 陈 氏 吴王氏 杨汪氏 计 氏 赵 氏
徐罗氏 朱胡氏 高刘氏 汪冯氏 沈张氏 周陈氏
何张氏 潘李氏 严何氏 谢 氏 张 氏 张夏氏
张 氏 王熊氏 王大婆 王 氏 王三婆 余余氏
陈 氏 何四姑 王锦姑 黄贞姑 罗昭姑 王顺姑
罗二姑 巴多姑 洪翠姑
以上均于咸丰五年七月十八日,在本镇居仁坊身自投河、投水。
节妇张蒋氏,经历衔张标妻。 王陈氏 刘王氏 刘陈氏
梅刘氏,占魁母。 高刘氏,监生天一妻。 杨氏
曹 氏 王董氏 刘夏氏 孙 氏 王 氏 萧大婆
赵 氏 陈杨氏 陈大婆 刘大婆 李 姑 刘松姑
以上均于咸丰五年七月十八日,在本镇由义坊身自投河、投水。
节妇丁许氏 孙姚氏 查袁氏 洪蒋氏 王燕氏
汪沈氏 张陈氏携女贤姑 汪朱氏 吴江氏 杨丁氏
齐四娘 傅周氏 汪戴氏 郭詹氏 孙左氏 苏李氏
陈宋氏 叶陈氏 陈张氏 吴王氏 吴张氏 萧朱氏
程左氏 彭杨氏 冯田氏 王顾氏 张丁氏 刘傅氏
刘涂氏 李邵氏 汪刘氏 杨颜氏 刘玉姑 彭锁姑
彭二姑
以上均于咸丰五年七月十八日,在本镇循礼坊身自投河、投水。
节妇伍陈氏携女武姑 杨魏氏携女紫姑 杨朱氏携女巧姑
汪张氏携女英姑 徐陈氏携女大安姑 奚周氏
刘周氏 张魏氏 何曾氏 魏李氏 马 氏 陈李氏
史宋氏 余张氏 王陈氏 王胡氏 胡郑氏 秦任氏
魏马氏 黄吴氏 彭朱氏 萧王氏 吴江氏 刘陈氏
李邵氏 李萧氏 曹文氏 赛马氏 赛定氏 赛三姑
赛二姑 赛万氏 赛王氏 赛魏氏 郑王氏 苏萧氏
韩马氏 张王氏 李刘氏 刘王氏 包何氏 吴邓氏
苫李氏 简刘氏 徐华氏 王汪氏 王陈氏 王祝氏
赛巧姑 赛翠姑 李年姑 陈大姑 苏喜姑
以上均于咸丰五年七月十八日,在本镇大智坊身自投河、投水。
节妇吴董氏 吴汪氏 杨曹氏 彭张氏 李任氏
潘孙氏 洪毛氏 余刘氏 汪二姑 张引姑 黄二姑
李大姑 蔡二姑 潘焕姑 王大姑字彭 王大姑字刘
谈贵姑
以上均于咸丰五年七月十八日,在本镇居仁坊悬梁自尽。
节妇孙张氏,笏山妻。 刘何氏,太平祖母。 王曾氏
王钱氏携女欢姑 萧大姑 夏宝姑 朱金姑
以上均于咸丰五年七月十八日,在本镇由义坊悬梁自尽。
节妇宗吴氏 陈周氏 吴徐氏 田吴氏 程吴氏
彭张氏 王顾氏 孙张氏 王周氏 李詹氏 洪朱氏
夏惠氏 田大姑 龚润姑 范重阳姑
以上均于咸丰五年七月十八日,在本镇循礼坊悬梁自尽。
节妇李伍氏 刘彭氏 李朱氏携女大姑 王刘氏 程吴氏
定马氏 李马氏 马魏氏 程朱氏 刘大姑 姚简姑
陈环姑 马玉姑 马尊姑 孙焕姑 魏元美姑
以上均于咸丰五年七月十八日,在本镇大智坊悬梁自尽。
胡王氏 王张氏 卫贺氏 余姚氏
以上均于咸丰五年七月十八日,在本镇居仁坊惨被火焚。
王吴氏 张曾氏 朱余氏 刘汪氏 周大婆 唐三婆
李么婆 何余氏 林大姑 杨 氏 徐 氏 陈廖氏
胡张氏 朱才姑 张师氏 陈大姑 王氏,青脸妻。
胡 氏 汪 氏 王大姑 蓝 氏 廖陈氏 杨 氏
郭胡氏 李罗氏 郭罗氏 胡刘氏 汪朱氏 刘萧氏
陈 氏 胡杨氏 余 氏 李 氏 姚有姑 戴王氏
李左氏 苏叶氏,曙华妻。 张王氏 张傅氏 汪王氏
熊黄氏 吴谭氏 张胡氏 谢冷氏 俞周氏 何 氏
李大婆 黄宝姑 郑萧氏 陈刘氏 刘范氏 苏李氏
周徐氏
以上均于咸丰五年,在本镇殉难。
客籍妇女
节妇章潘氏,安徽歙县人 李胡氏,江夏县人
陈卢氏,江夏县人 赵陈氏,嘉鱼县人
曹胡氏,蒲圻县人 王陈氏、鲁杨氏,俱黄陂县人
以上均于咸丰五年七月十八日,在本镇居仁坊惨被戕害。
节妇胡王氏,蒲圻县人 万李氏,武昌县人
潘王氏、李三妹,俱咸宁县人 王冯氏,黄陂县人
江王氏、杜刘氏、杜黄氏、徐姚氏、石龙氏、王徐氏,俱江夏县人
杨丁氏、李张氏,俱孝感县人
萧三婆,江西人
徐汪氏,安徽歙县人
李氏,河南固始县人
以上均于咸丰五年七月十八日,在本镇循礼坊惨被戕害。
节妇高薛氏,安徽大通人
马定氏、樊罗氏、王萧氏、田田氏,俱江夏县人
吴佘氏,武昌县人 汪氏,咸宁县人
萧刘氏、刘潘氏,俱黄陂县人 袁王氏,孝感县人
吴姑字秦,武昌县人 余玲姑,安徽徽州府人
以上均于咸丰五年七月十八日,在本镇大智坊惨被戕害。
节妇周刘氏,直隶天津人 刘徐氏,湖南人
黄吴氏,江南人 郑张氏,安徽徽州府人
汪吴氏、汪引姑,俱安徽歙县人 夏郭氏,江苏江都县人
孙左氏,浙江乌程县人 刘洪氏,武昌县人
熊黄氏,黄陂县人 王杨氏,孝感县人
蓝氏、曹何氏、胡曹氏,俱汉川县人
以上均于咸丰五年七月十八日,在本镇居仁坊身自投水。
节妇龙李氏,江西南昌人 郭金氏,汉川县人
以上均于咸丰五年七月十八日,在本镇由义坊身自投水。
节妇林潘氏,江南人
咸丰五年七月十八日,在本镇大智坊身自投水。
节妇吴余氏携侄女余顺姑,安徽徽州府人
咸丰五年七月十八日,在本镇大智坊悬梁自尽。
节妇李熊氏,江夏县人
咸丰五年七月十八日,在本镇由义坊惨被火焚。
尼僧
凤麟庵尼僧九口,姓名未详,均于咸丰五年七月十八日,惨被同时火焚。
如来庵尼僧万节,咸丰五年七月十八日,惨被戕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