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义冢碑文
顾景星
月令孟冬,掩骼埋胔[5],所以息蓄沴、达阳气也[6],汉制因之。刺史守令之贤者,赈恤讼狱而外,视兹为重。宋富郑公知青州[7],大旱,饥民死者为大冢葬,自为文以祭。
康熙辛亥[8],知备参议江宁徐初入楚境,岁适告凶,多方赈救,所活不下数万人。老弱疾病不起者,量给薪蒿,远方饥殍或尸浮江上,多年浅土或狐搰虎跑。公申命地方,悉行收瘗而蕲,则耆善某某、僧某某闻声兴作,募筑丛冢,收骨千有余具。
汉口近为沔阳流民占寓,负渡为业。小舟凫雁,点点江面,操楫虽多,覆溺不少。公因造快船于沿江险阔处,专伺风波赴救覆溺,买田以赡水手,买地以备掩埋。旧日穷苦无力,弃置风雨草莽,及揭橥以待[9],无人收葬者,而今皆黄壤七尺,青蒿一丛。
呜呼!秦狱之虫,苦酒顿消;蚂蚁之坟,春风乱聚,谁谓死者之无知哉?使上之人,宽赋详刑,哀矜勿喜,民得养生,送死无憾,物无夭札[10],水旱不兴,岂非尧舜之盛治,有司之奉职哉!是用镌石,以彰公德垂永久。其义田若干亩,冢地若干丈,费价若干两,勒诸碑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