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田
学田,载在《汉阳县志》,约计数顷,分治后并未划分。现查得属夏口境内者有柏泉乡城隍台、瓦匠湾、骡子庙三处,惟久未收租,以致各佃户将该地据为己有,难于清出。兹将《汉阳县志》所载该田地点、亩数、所收谷数,与民国元年徐知事所出调查该田告示照录于后,以为后日调查证据。
柏泉乡城隍台田十三石六斗五升,共八十一亩二分九厘,随田塘一十八亩二分六厘。除随田塘不科租外,每亩纳谷一石三斗四升八合二勺余。该租谷一百九石六升内,应完正赋谷六十石。
柏泉乡瓦匠湾田九石四斗,共二十八亩七分八厘七毫,随田下地三亩三分,除随田下地不科租外,每亩纳谷一石二斗三升三合三勺。该租谷二十五石八斗四升一合内,应完正赋谷一十石四斗二升四合。
柏泉乡骡子庙又名罗祖庙田三石,共三十七亩八分一厘四毫每亩纳谷一石一斗九升七合三勺,该租谷四十五石一斗四升内,应完正赋谷一十九石二斗八升。
附:徐知事告示
为出示晓谕事,照得学田一项,原备文庙一切应用之费,关系最为重大。自己巳、庚午年水灾后[3],该田租课各佃俱未呈缴,未免抗玩已极。近民国成立,百端更始,查有学田在柏泉城隍台六甲湾,十三石六斗五升,共八十一亩二分九厘,随田塘一十八亩二分六厘。景德寺瓦匠湾,九石四斗,共二十八亩七分八厘米七毫,随田下地三亩三分。罗祖庙、新王等湾,三石,共三十七亩八分一厘四毫。民国元年以前,所有租课概行豁免,今派本区议长陶绅大瀛调查此项产业,该租户等限二十日内,一律报知陶绅,验明承佃起租。如逾限隐匿不报,不但将此田拨佃,仍即照例重罚,决不宽贷。为此仰六甲湾、瓦匠湾、罗祖庙、新王等湾各佃户等,一体遵照毋违,切切!特示!
元年五月八日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