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1980年,武汉开始编修社会主义时代新的地方志书,也是武汉历史上第一部三镇统一的地方志书——《武汉市志》,其内容记载的时间起止为1840—1980年(后延长到1985年)。而在此之前,由于武汉三镇分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从明清到民国时期,编纂的通志(省级以上)有明清《湖广图经志书》、《湖广通志》和《湖北通志》等6种,府志有明清《汉阳府志》、《武昌府志》等5种,县志有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汉阳县志》、《江夏县志》(武昌)、《夏口县志》(汉口)和《黄陂县志》等12种,总共23种。(武汉市所属原新洲县系20世纪50年代从黄冈县析出,故没有独立旧志。)
此外,还有《汉口小志》、《沙湖志》、《鹦鹉洲志》、《郎官湖小志》、《灵泉山志》、《黄鹄山志》、《大别山志》、《洪山宝通禅寺志》、《长春观志》、《山陕西会馆志》、《问津院志》等10余种小志。
以上志书,武汉地方志办公室均有收藏(多为复印本)。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明万历《汉阳府志》是海内孤本,只存于日本国会图书馆。1989年,武汉的友好城市——日本大分市的历史资料馆馆长佐藤兴治先生访问武汉,武汉地方志办公室陆天虹、王汗吾先生邀约佐藤先生座谈中国文化,并托请其帮忙复印《汉阳府志》,以使武汉人得睹此珍贵的乡邦文献。佐藤先生果不负所托,不久即寄来万历《汉阳府志》的复印全本。武汉地方志办公室于2007年聘请湖北大学古籍整理专家指导,对该志进行整理,出版了《明万历汉阳府志校注》。这也是武汉地方志办公室旧志整理的破冰之作。2008年,武汉地方志办公室又将所藏的50余种旧志和史料体笔记等的序言、跋和后记,一共140篇,并附录其书纲目,汇集整理出版了《武汉旧志序跋校注》,以使研究者和利用者对武汉旧志的存佚状况、编写宗旨和过程以及主要内容有所了解。
武汉图书馆是湖北省内著名的图书馆,藏有相当数量的地方文献和一定数量的古籍善本,并且具有古籍编目的优势,武汉图书馆的徐明庭先生是资深的地方文史专家,于是就有了武汉地方志办公室与武汉图书馆在整理民国《夏口县志》上的合作。
全书的整理策划和新旧志书版式转换由武汉地方志办公室的王汗吾完成,标点、校勘和注释工作由武汉图书馆的杜宏英、许歌完成。华中师范大学的杨昶教授、武汉图书馆的徐明庭研究馆员和武汉地方志办公室的杨玉莲副主任以及王汗吾,均对全稿进行了审阅。武汉地方志办公室的蔡佑林主任和武汉图书馆的李静霞馆长、张颖副馆长对合作给予了大力支持。
此书的合作出版是成功和令人满意的。但限于水平,难免有所疏漏和失误,尚祈方家指正。
编者
2009年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