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育 训练
一、政治教育
1980年后,县人武部把人民战争思想作为民兵思想建设的理论基础,坚持毛泽东关于“民兵队伍要做到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指示,把发动和带领民兵参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教育民兵投入农村改革,走勤劳致富道路。1985年,全县广泛开展“一兵带全家”、“一排带全村”、移风易俗、建设文明村活动。
1986年,贯彻上级关于“国防教育要以民兵为主体,以干部为重点,以青少年为基础”的总体要求,在奓山镇、柏林乡、军山镇、曲口乡试行民兵函授教育,组织以《中国民兵》、《民兵生活》为基本教材的刊授教育,以“民兵青年之家”为阵地,利用小农闲进行系统的国防知识教育。1988年,组织民兵开展“爱中华,固长城”演讲竞赛,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开展“国防在我心中”征文竞赛活动。
1989年,在全县23个乡镇民兵组织中开展专题教育,加强培养“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民兵。针对“和平论”开展居安思危形势教育,针对“无用论”开展民兵预备役建设重要地位作用教育,针对“吃亏论”开展理想前途和依法服预备役教育。并组织庆祝建国40周年、迎接建军62周年主题教育活动。1990年,组织民兵开展学雷锋、学英模活动。
90年代,针对部分民兵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反复进行人民武装工作任务、性质、宗旨、军队光荣传统、优良作风等教育,加强民兵正规化建设。
1994年,蔡甸区国防教育委员会成立,并制发《全民国防教育意见》,确定每年春季开展“国防教育宣传周”活动。1995—1997年,先后组织开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等专题教育活动。1999年,开展“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的专题教育活动,增强官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的自觉性。
二、军事训练
1980年,民兵军事训练贯彻“劳武结合,以劳为主”方针,每年冬春两季开展以小型分散为主的训练,做到人员、时间、内容三落实。1981年起,农村民兵军事训练2年为一周期(30天)1年完成,工厂2年为一周期2年完成。
1986年,以《民兵军事训练大纲》为依据,组织民兵训练。1989年,县人武部从实战要求出发,以乡镇为单位,训练步兵、专业技术兵和民兵干部。同时,推行民兵训练改革,从注重训练数量转向讲求训练质量,从单一训练步兵转向步兵、专业兵同步训练,实行以赛代训。
1991年起,从战时兵员动员和实战需要出发,按“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控制数量、提高质量”的原则,开展军事训练,保证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分期分批组织民兵按不同专业集中训练。
1996年,为适应军事斗争需要,突出应急分队、专业分队训练。1997年6月,为纪念毛泽东关于民兵工作“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的指示发表35周年和建军70周年,组织民兵参加武汉市民兵应急分队阅兵比武。1999—2000年,进行民兵高射炮实弹射击训练,参训民兵110人。